刘墉曾说:人这一生,限制你发展的,往往不是智商和学历,而是你所处的生活圈。
而一个人一旦进入更高级的圈层,人生就会走上坡路。
因为高级的圈子,就像是一把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。
别人的认知思维,会不断启发你的想法智慧;
别人的自我约束,会不断带领你变得自律;
别人的一举一动,都会在无形中撬动你的命运,让你越发优秀。
想要改命,就先摆脱劣质的朋友圈,换一个能托举和滋养你的圈子。
![图片[1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1.png)
去公司总部学习回福建的这几天,我把公司新的体系嫁接到我的直营团队,优化了很多项目实操上的细节。
总结了几个年入500w的优秀精英分享的经验,咱们一起共勉:
一、用复盘,来遇见更好的自己
复盘是让我们能从过去汲取力量,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在与未来,因为“生活中的大多数东西都不过是‘同类情况的重演’。”
所以,复盘要以自我关怀的方式,去寻找改善和解决的方法。
复盘的关键在于:针对这半年多的时间中相对重要的项目或事务进行复盘。
方法:KPT复盘法
在复盘的时候,首先回顾并记录之前的计划和目前的现状,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,写下回答:
K ( Keep 保持):有哪些细节、操作,是可以继续保持的?
P ( Problem 问题):遇到了什么问题?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思考、解决?
T ( Try 尝试):我可以尝试去做什么?
![图片[2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2-1024x683.png)
最后,要搭建个人复盘体系,形成一个闭环:
a.随时记录碎片想法
当有想法/灵感产生时,迅速简单记下来,养成随手记的习惯,如果不及时记录,大脑很快就会忽略掉它。
b.记录日记
养成在早晨回顾前一天的日程事务和随手记的想法,然后记录日记,这也是我复盘的方式之一。
日记可以分为——“反思、感触、感恩、成就”四个板块进行记录,其中反思板块就是用来复盘的。
c.人生阶段性复盘总结
选择自己能坚持的频率来定期回顾之前的计划,对照现状,提炼日记中的精华进行复盘总结。
d.专题复盘
针对重要的项目、事务或专题,可以在一个专题笔记本内单独复盘(适合频率较高的项目),或者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定期复盘后,将其中的内容移入专题笔记本。
e.制定行动方案
复盘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在和未来,所以可以根据复盘总结的内容来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。
f.归纳方法论
当一件事情,较为复杂,而且之后需要重复多次做时,要考虑将它的方法流程归纳成一个方法论,形成模板,下次实践时就可以直接参考套用,减少思考成本。
像这样,基本形成了一个闭环体系。
当然,并不是复盘发现的所有问题都能马上找到解决方案,接受“未知永远存在”的现实,并学会带着问题去生活,保持平常心,随着我们积累与成长,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,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自然而然也有了答案。
![图片[3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3-1024x931.png)
二、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才会真正成长
稻盛先生说:要想提升自我,就一定要严于律己,经常深刻地反省自己:
“自己日常的判断和行动是不是符合正确的做人原则?自己有没有骄傲的情绪?”
要回归真我,“不可做卑鄙的事情”“不能有卑怯的行为”。只要反复这样的自我反省,就不会犯大的错误。
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,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。因此,必须有意识地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。这样做,就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,提升自我。
![图片[4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4-1024x158.png)
另一方面,我们是血肉之躯,必须维持自己的肉体。如果每天不吃饭、喝水和睡觉,便无法存活。因此,人类生来就具有保护自我、充满私欲的利己之心。
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寡廉鲜耻,但这的确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本能,目的是维持肉身。
但如果不加干涉,任由利己之心滋长,人就会利欲熏心、贪得无厌。因此,“反省”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如果不通过时常反省来保持心灵的纯粹,就无法保持优秀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品质,更不用说提升人格了。若想让自己一心向善,反省则不可或缺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大言不惭。我确实还远未达到上述境界。作为一个凡人,我有时也会有投机取巧或满足私欲的想法,自然也会犯错。
![图片[5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0a6332d9e16e53d725b7bd33a93ebd93-1024x768.jpg)
有人认为:“世俗的稻盛和夫更有人味儿。”但在我看来,错误就是错误,缺点就是缺点,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反省,努力改进。
从这个意义层面上,也能体现”人生须时时反省”的必要性。
最近半年,我就养成了每天早上边洗脸边反省的习惯。
不仅在早晨,我还会在晚上临睡前反省。哪怕喝了酒,我仍然会在入睡前履行这个“仪式”。
为了维持优秀的思维方式,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,“反省”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为了培养自己优秀的思维方式,努力勤奋固然重要;而为了保持自己优秀的思维方式,对于“修心”亦不可懈怠。
通过反省自己,不断修正,让自己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,这样做,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磨炼灵魂,提升心性。
在人生道路上,我们都要追求不断进步,而获得进步的最简单的积累方式,便是在点滴之中进行反省。
![图片[6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5-1024x683.png)
三、保持空杯心态
屠呦呦很少接受记者采访,一心只做科研。
即便获奖后,记者采访她,她也淡淡地说:“荣誉都是过去,现在得干活了。”
拒绝在功劳簿上躺平,懂得一切归零,才能以最好的状态轻装前行。
有乒乓球“初代大魔王”之称的邓亚萍,在役期间拿了18个世界冠军,连续八年排名乒坛第一。
她却没有沾沾自喜,在快要退役之际,毅然把成就归零,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英语。
刚进入清华的时候,邓亚萍的英语底子很弱,有一次老师让她默写26个字母,她都写不全。
但她没有沮丧,决定一切从零开始,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12点睡觉,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。
她还给自己定下“三个一”的规矩:从第一个字母学起,从第一个单词背起,从课本第一页读起。
4年后,邓亚萍拿到清华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位。
从清华毕业后,她仍坚持学习深造,最终拿到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。
邓亚萍勇于将人生归零,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
![图片[7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6-1024x683.png)
李小龙说:“清空你的杯子,方能再行注满,空无以求全。”
人生亦如此,一味沉浸于已有的成绩,自命不凡、目空一切,反而难有进步和成长。
傍晚的夕阳再绮丽,也无法成为明天的太阳;
过去的成就再辉煌,都左右不了你未来的方向。
不因荣誉沾沾自喜,方能身心自在、重新出发;
不因成就自满自大,才能锚定目标、坚定向前。
保持空杯心态,不断吐故纳新,一步一步积蓄力量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![图片[8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7-1024x683.png)
四、做过程主义者
谷爱凌曾说:“我不是为了拿奥运奖牌而滑雪,我只是享受一件事,再顺便去赢。”
上学那会,她经常背着大雪板包、一大袋衣服,辗转于雪场和学校间。
周末也常在练习,有时为了不打乱训练节奏,她能坚持好几个小时不吃不喝。
在她的滑雪生涯里,摔倒、受伤是家常便饭,甚至好几次因为挑战高难度动作摔倒骨折。
但她从未放弃,始终专注在滑雪这件事本身。
专注于做事的过程,不设必须达成的目的,有时候反而更接近成功。
![图片[9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8-1024x683.png)
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走高空钢索表演者,他的技艺叹为观止,在以往的演出中从未有过失误。
一次,马戏团要为美国知名人士表演,瓦伦达的走钢索也被定为要表演的项目。
瓦伦达知道,如果完成好此次表演,会对自己和马戏团带来莫大好处。
他抱着必须赢的想法,做着准备。
表演那天,他一反常态,连平常的简单动作都没完成,不幸从钢索上摔下身亡。
他的妻子事后接受采访说,他太想完成节目,没法专注表演,导致了悲剧。
太看重结果,就会陷入无尽的担忧,反而容易事与愿违。
我们都会给自己设定目标,有的人只盯目标,一旦跌倒,往往会自暴自弃、一蹶不振;
有的人关注过程,即便跌倒,也会汲取经验、整装待发。
林清玄在《一心一境》中说过:“人生的最大意义不在奔赴某一目的,而在承担每个过程。”
人生漫漫,比达成目标,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提升自己。
享受过程,心无旁骛,有一种结果,它叫水到渠成。
![图片[10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69-1024x683.png)
五、进入一个能托举和滋养你的圈子
俗话说:与凤同飞,必出俊鸟;与虎同眠,必为猛兽。
人这一生,进入一个优质的圈子,就能获得螺旋式的成长。
以下3种圈子,挤也要挤进去。
1. 能提升你认知的圈子。
罗振宇曾说,他之所以能把知识付费做得风生水起,主要是结交了许多高认知的人。
无论何时,只要他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,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与对方聊天的机会。
在聊天中,他能了解到不曾获悉的内容,熟悉不曾涉足的领域,从而提高见识,升级认知,扩大格局。
和高认知的人交流,是富养学识、自我成长最快的方式。
长此以往,你才能开阔视野、打开格局,为以后的发展蓄能。
![图片[11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70-1024x683.png)
2. 能给予你资源的圈子。
沈从文年轻时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,又没有经济来源,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。
他很想和那些文艺青年拉近关系,经常以朋友的事为先,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,聚会活动也是随叫随到。
可当他想让那些人把自己的稿件引荐给出版社时,得到的只有奚落和嘲笑。
这种窘迫的境遇直到他结识徐志摩和胡适。
徐志摩非常欣赏沈从文的文笔,将他的文章在《晨报》上刊发。
而胡适更是将他推荐到了国立青岛大学做讲师。
随着名气变大,沈从文也慢慢结交到了很多文坛上的重量级朋友。
很多时候,人脉就是钱脉,资源就是财源。
一个资源丰富的圈子,能很快拉着你腾飞。
若有幸接触,一定要牢牢抓住。
![图片[12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71-1024x683.png)
3. 能提供你能量的圈子。
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发表过一项研究:与快乐的人接触可提高个人的幸福感,如果你认识的一个人快乐,那么你的快乐的几率就会提高15%。
月亮之所以会发光,是因为反射了太阳的能量。
而人想要过得快乐,也需要追寻正能量满满的人。
在遭遇意外时,他们能带你摆脱厄运,疗愈你受伤的心灵;
在跌入低谷时,他们更能帮你化解困境,带给你重新振奋的勇气。
生活很苦,但和能给你提供正能量的人在一起,能让自己得到最好的救赎。
心理学上有一个圈子定律:兴趣、志向、理想、性格相似的人容易聚在一起,形成交流和生活圈子,相互影响,共同发展。
![图片[13]-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得很优秀?-知鸿阁](https://zhihongg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image-172-1024x682.png)
有人总结得非常到位:
普通人的圈子,谈的是小事,想的是明天。
生意人的圈子,谈的是项目,想的是明年。
事业人的圈子,谈的是机会,想的是未来。
你有什么样的圈子,就有什么样的人生。
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,就会成什么样的人。
我是阿新,00后,专注互联网轻创项目,大学期间实现经济独立,互联网创业近5年心路:诚字破万法
持续分享更多项目运营干货+创业经验感悟,愿我们都能成为彼此最真诚的朋友!个人微信:824032071 沟通交流,知无不言,有问必答,可围观朋友圈。
暂无评论内容